作者:王兆峰 张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湘赣边区域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农旅融合新业态,已成为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但当前该区域还面临着融合机制不全、融合手段不多等问题,亟须健全完善农旅融合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树立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创新探索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应厚植农旅融合新理念,健全联动协作机制,破解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卡点”和“堵点”。确立农旅和合共生理念。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制定湘赣边区域农旅融合发展政策,找准农旅融合最优点,提升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消费提振质量和效率。创新农旅融合体制。构建跨区县、部门、领域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乡村旅游、城乡规划、文化保护、研学教育等内容,形成主体明确、责任清晰、高效配合的新格局,破除湘赣边区域农旅消费的体制障碍。构建有效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农旅消费动态大数据监测平台,健全第三方评估和民众参与机制,完善湘赣边区域农旅促进消费机制,探索并推广农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案。
推进农旅融合资源整合,聚力打造乡村旅游消费场景。农旅融合亟待深度挖掘和盘活乡土文化资源,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加大对湘赣边区域乡村文旅资源普查,挖据优势资源并转化优势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消费。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坚持以整体性、原真性和活态化保护为原则,摸清资源底数、文化价值等,激活乡村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打造农旅消费新场景。围绕观光采摘、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康养等打造一批以乡土文化资源为核心体验的消费场景,创作一批展示乡村形象的乡村文旅精品,积极举办乡村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让乡村旅游“流量”转化为提振乡村经济的“增量"。
夯实农旅融合产业根基,培育壮大乡村农旅产业集群。大力营造宜居宣业宜游的旅游新供给,满足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农文旅产业升级,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创新乡村旅游产品服务。建设农业主题公园等新型农旅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乡村“文旅IP”,创新农村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农业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康养度假旅游转变。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企业。培育壮大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提升湘赣边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推动农文旅消费升级。壮大乡村旅游集群。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拓宽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和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构建高质高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筑牢农旅融合要素保障,全面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环境。高效配置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交通网,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筹融资机制。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满足乡村旅游资金需要。强化人才强游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人才引育工程,满足乡村旅游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数宇赋能乡村旅游。运用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数字旅游供给能力,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内容和体验形式,释放数字技术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倍增效应。完善交通体系。打通湘赣边区域省际断头路,加快实现国省道畅通,优化交通标识系统,让湘赣边成为旅游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
【本文作者:王兆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张勇(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438434034814719594&item_id=2438434034814719594&cdn=https%3A%2F%2Fregion-hun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24384340348147195945&ptype=71&share_to=wx_single&sourc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