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并明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进入数智化时代,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之一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场深刻变革。AI 技术的出现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应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谋篇布局应用AI驱动旅游产业创新性发展。
一、AI驱动旅游产品融合创新
第一、洞察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AI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帮助旅游企业更为精准把握游客偏好、行为特征以及旅行需求,通过对不同个体网络数据如旅游消费记录、在线行为轨迹、社交媒体互动等的深度挖掘,构建精细化游客画像,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推出个性化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产品创新。
第二、构建虚拟场景,预测产品创新多重路径。AI的智能模拟功能为旅游产品测试提供了工具,通过构建虚拟旅游场景和产品组合模型,接入载有客户群体特征的数据库,进而预测不同产品组合的市场反馈,通过模拟结果预测产品可行性。这种模拟测试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也为产品优化创新提供了参考。
第三、融合ARVR技术,提供智能导览讲解。AI通过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融合,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产品体验。通过创建完全沉浸式的虚拟旅游环境,让游客在一次旅行中体验多个旅游场景,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此外,景区导览系统可以通过AI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导览与讲解,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二、AI推动旅游服务质效提升
第一、标准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AI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旅游企业通过自动化服务流程和智能决策机制,确保每位游客都能获得一致服务体验,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保持服务质量的相对稳定性。这种效率与质量的协同提升,为其构建了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第二、个性化推荐满足多样需求。AI通过算法整合历史行程数据并在与游客的实时交互中构建个性化推荐引擎。针对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系统智能定制旅游目的地和产品。这种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能够提高游客满意度进而增强客户粘性。
第三、智能化客服提供实时服务。智能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全天候、高效率的服务支持,已经成为AI应用的典型场景。智能客服系统能够精准理解游客咨询问题,从结构化数据库中快速检索并提供准确信息,如景点开放时间、门票价格、交通指南等。这种即时响应机制不仅大幅降低了游客的信息获取成本,还提升了服务体验的流畅性。
三、AI助力旅游营销整合创新
第一、预测客户需求,制定精细化营销策略。AI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多维游客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目标客群,分析其人口统计和行为特征进而预测用户未来需求,构建精准营销体系。这种精准的市场分析为旅游企业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构建游客画像,实现定制化内容推送。针对不同的客户画像体系,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AI能够自动生成定制化的推送内容:对自然风光爱好者,生成景观摄影和生态体验内容;对文化历史爱好者,创作文化遗产解说和深度体验内容;对美食购物爱好者,制作特色美食和购物指南内容。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创作引起用户共鸣,提升营销信息的吸引力。
第三、识别客户群体,构建多维营销渠道。根据不同客群的媒体使用习惯,AI算法能够推荐不同的营销渠道组合:针对年轻客群,重点布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KOL营销;面向中老年客群,则侧重传统媒体和线下展会等。通过智能化的渠道匹配来提高营销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AI拓展旅游体验互动升级
第一、具身智能设备提供多感官交互体验。AI与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虚拟旅游不在只是局限于视觉场景,通过多样化的具身智能设备,模拟人类的多感官感知系统,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实现虚拟触觉、虚拟味觉等具身感知,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在多模态的感官交互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第二、智能导航系统提供自动化出行体验。 随着智能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人驾驶技术让游客进一步解放,同时其所具备的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能力能够为游客提供实时景点、餐厅和娱乐场所推荐以及最优路线规划等服务,通过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导航服务增强无缝衔接的出行体验。
第三、情感感知设备提供实时反馈体验。具身智能设备能够全程对游客的情绪状态和生理指标进行监测,通过传感器和算法进行实时行程规划,例如,当游客感到疲惫时可以自动调整讲解节奏,推荐附近的休息场所;当游客感到兴奋时推荐更加刺激的旅游项目。这种基于情感计算的反馈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满意度。
五、AI促使旅游业态共创重构
第一、“旅游+交通”:打造智慧出行。AI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时检测交通状况,为游客制定最优线路和出行规划,减少交通拥挤,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旅行体验,景区旅游巴士的自动驾驶通过更加智能化的调度系统解决了传统景交线路固定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
第二、“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通过3D扫描、图像识别等技术,AI可以对古建筑、艺术品等实现精准三维建模,建立数字档案,为文化遗产的长期检测、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结合AR和VR技术构建高度复原的虚拟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遗产体验,也能避免直接接触对遗产本身所带来的损坏。
第三、“旅游+X”:跨界融合旅游产品。旅游业通过AI技术实现多产业的跨界融合,创造出多样旅游产品。例如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可以打造智能研学产品,学生通过智能导览系统进行沉浸式学习和体验;旅游与医疗的融合可以为康养旅游者提供实健康检测,制定个性化康养建议;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可以在赛事中提供智能化调度和管理,提高组织效率。随着AI技术与旅游业的不断深度融合,一个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多源跨界新时代正在到来。
六、AI保障保护传承效果
第一、深化新质生产力应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通过部署“空天地”监测系统,AI可以对保护区生态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植被覆盖率等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分析,为景区管理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此外,AI驱动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优化旅游设施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助力旅游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第二、推动文化保护传承,焕发遗产新生。通过生成式AI技术,景区可以高效生成富有创意的视频和文案,加速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同时,通过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经过大数据分析开发出具有创意和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化体验活动。此外,AI还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交流,通过智能旅游平台向游客传播当地的文化知识和传统习俗,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第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AI技术正在推动旅游业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等方式,推动旅游业绿色智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旅游业的未来图景。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之间寻求平衡,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旅游生态系统,为游客创造更安全、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是旅游业在各界协同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作者:郑群明 孟炜龙(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rmfzw.org.cn/#/article/0/23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