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墙面绘上“南昌”“南宁”“武汉”等城市的名称大字后,就成为市民游客排队打卡的“景点”——因一面墙赴一座城也成为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话题,有博主在大字墙打卡攻略中详细介绍最“出片”的时间、角度、穿搭、道具……近年来,各地吸引流量和人气的玩法、招数总是层出不穷,不少城市因创意十足的打卡墙而“墙”势出圈。这些打卡墙是视觉艺术的呈现、城市创意的展示,也是文化特色和城市包容性的体现。
广西南宁朝阳商圈百货大楼外墙上,白底红字的“南宁”格外醒目,来自玉林的游客刘女士因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这个新晋打卡点,专门过来打卡拍照。除此之外,在南宁的内街文化创意园、中山路万象汇等地的“南宁”大字墙,建政路的“建政”大字墙等,带着城市地名元素的创意打卡墙前,总聚集着排队等候拍照的市民游客。游人与创意墙绘的合照,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湖北武汉黄鹤楼旁的鼓楼洞景点驿站近日也新增了一处“哪吒”红墙,墙上绘着“武汉”两个大字,以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中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神话人物形象。驿站项目经理介绍:“武汉正值樱花季,这里距离黄鹤楼一步之遥,是最能展现武汉城市形象的地方。打造哪吒墙,一方面是希望支持和宣传国产动漫,另一方面是这些墙绘内容可以引起全球游客的共鸣,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打卡墙的出现也让青岛的老城区“潮”出圈。在市南区的小红楼美术馆,壁画师任浩用时4天,以电影《哪吒2》为灵感,绘制了一幅长8米、高3米的壁画。电影中的人物“哪吒”和“敖丙”跃然墙上,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打卡。游客黄女士在青岛旅行时,恰好在网上刷到这处创意墙打卡点,就忍不住过来看看:“在老城区散步,有一种闲散慵懒的松弛感,创意墙为城区增添了一份趣味性。”
颇具创意地将方言融入打卡墙,也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盘龙正街,一面装饰着重庆方言的墙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墙上写了各种有趣的重庆方言词汇,如“千翻”“打黑猫”“雄起”“吹垮垮”等。过往的行人和游客停下来拍照,还认真地跟着墙上的方言学习。许多市民认为,这面“换装”的墙让原本光秃秃的墙壁充满了文化气息,也让城市变得更加有趣。
大字墙成为城市热门打卡点,为城市带来了人气和流量。“我们打造‘南宁’创意墙面和装饰的初衷,是希望年轻人能直观感受南宁气息,让这面墙能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南宁市内街文化创意园运营经理滕静说,现在许多人提起内街,就会想到这些创意打卡墙。市民游客在此拍照,也提升了内街的人气。
在业界专家看来,融入多种元素的打卡墙是城市创意设计不断更新的体现,也彰显了城市的包容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丽云认为,打卡墙有利于传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创意墙各具特色,从内容上看有城市名称、特色小吃、方言等多种主题,这是城市文化的生动表达。游客在城市旅行时打卡创意墙,对这座城市就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吴丽云也认为,这种充满趣味性的表达方式,也拉近了一座城市和年轻群体的距离。“创意墙作为一个网红打卡点,契合了年轻人拍照打卡、记录生活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需求。打卡墙营造出来的时尚、潮流的氛围,也可以让年轻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亲切感,很好地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
创意墙可以为城市景观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城市空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也有专家提醒,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地域性和原创性的墙面,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那么,城市应如何作好“墙上美学”的文章呢?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郑群明认为,若想要强化大众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和记忆,还是应该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从城市街道和街面形象的层面考虑进行规划设计,并且结合城市特色建筑打造一体化场景和公共空间,构建兼具文化深度与创新张力的城市地标体系。
吴丽云建议,为避免打卡墙千篇一律,可以在文字的排版设计上有所创新,同时,也可以将夜间光影设计、触摸发声设计融入其中,绚烂的色彩和有声的互动,也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打卡体验。
“城市相关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可以请一些高校学生、艺术爱好者加入城市的墙面设计,也可以邀请游客加入共创设计,或许来自多方的灵感碰撞,又会带来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吴丽云说。
原文链接:https://app.ctnews.com.cn/newsepaper/detail/10160_161295_1790122_25996656_zglyxw.html?app=1&relPicRati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