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 正文

【学习强国】【强国读书班】化“流量”为“增量”:全面提升网红城市旅游接待能力


2025年06月30日 10:13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休闲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休闲城市是城市发展高水平、成熟化的集中体现。随着城市功能进一步从以生产为主演变为以服务消费为主,生产空间将逐渐边缘化、郊区化,而公共休闲空间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空间、服务空间、消费空间则趋向城市的中心和城市的社区,休闲产业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休闲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人们获得更多幸福感的活动,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和休闲设施建设亦会导致城市经济负担加重,生态环境承受更大压力以及社会矛盾趋于复杂,此类问题正逐步削弱人居环境系统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有鉴于此,如何在确保城市基础职能与人地问题协调的前提下,促进长沙文旅休闲一体化发展,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促进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以城促旅,以旅兴城,既是适应经济优质高效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休闲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作为国际知名网红城市,长沙旅游发展正面临着“流量大、增量小”的结构性难题。尽管整体游客接待量可观,但增量空间却逐渐收窄,新的增长点尚未有效显现。一方面,长沙的核心景区集中度高,旅游热点区域饱和度强,游客“打卡式”的浅层次游览虽带来了瞬时流量,但缺乏持续消费的“牵引力”,导致回头客比例不高。另一方面,长沙虽文化资源丰富,却在旅游产品创新和文化体验深化方面相对滞后,大多数项目仍停留在“观光—拍照—离开”的路径中,尚未形成文化、商业、休闲等复合型空间的有效联动。此外,旅游服务体系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也存在结构性错配,从交通到住宿,从智慧导览到高峰疏解,仍有不少细节亟待完善。加之。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周边省市纷纷发力“新文旅”战略,长沙的先发优势正在被逐步稀释。在此背景下,长沙旅游亟须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通过多元并发、内容创新、服务提升与场景营造,释放深层次城市休闲潜力,真正实现从流量高地向品质高地的跨越。
  积极打造多元休闲服务产品,激发休闲消费潜力。为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长沙应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休闲服务产品体系。构建涵盖高端休闲、文化体验、康养度假、节事会展、文创时尚、特色主题以及精品旅游休闲线路在内的产品系列,全面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的休闲需求。为保障这一体系高质量落地,须同步推进供给优化与体制创新,持续优化旅游休闲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推动产品从“单一供给”向“复合整合”升级,增强产品的互动性与沉浸感;着力提升旅游休闲服务市场治理能力,加强规范管理、诚信体系建设与多元主体协作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休闲消费环境;推进旅游休闲服务理念创新升级,在旅游服务过程中积极贯彻个性化服务理念、主客共享服务理念及全方位服务理念;依托科技赋能,加快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产品设计、运营调度、服务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旅游休闲服务创新水平。
  健全旅游休闲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健全完善的旅游休闲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全面提升长沙旅游休闲功能,应从交通、集散、服务、信息与智慧平台等多个维度统筹规划,构建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的基础设施网络。在交通方面,应统筹推进旅游休闲交通规划,涵盖对外交通系统与内部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与景区之间的高效联通和游客在地流动的便捷顺畅。在此基础上,科学布局旅游休闲集散中心体系,形成以旅游休闲集散主中心为核心、副中心为支撑、服务咨询点为补充的多层次集散结构,提升游客接待与引导能力。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体系,涵盖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及配套设施等内容,切实增强游客的综合服务体验。针对导向识别系统,应加快旅游休闲标识系统规划建设,完善公路、场站及景点标识,提升旅游流线的识别性与便利性。此外,着力推动智慧旅游休闲平台系统规划,构建集智慧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旅游大数据平台及“一网两微”信息发布平台于一体的智慧体系,实现旅游管理、服务与营销的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夯实长沙旅游休闲发展的数字基础与运营能力。
  加强旅游休闲品牌塑造,提升城市文旅传播力。长沙应持续塑造以“城市文化与都市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品牌形象,积极迈向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在品牌传播层面,面向不同市场创意口号及品牌LOGO,定向投放,精准触达核心人群;在品牌定位上,以“国际文化和都市休闲名城”为目标,围绕“年轻、快乐、烟火”三大理念,拓展高端休闲、文化体验、夜间消费等产品供给,满足本地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基本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及武汉、成都等拓展市场对亲近自然、休闲放松、运动健身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同时积极开拓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客源,打造国际化文化旅游休闲城市品牌新形象。针对以上各类客源市场需求,需要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结合独特的城市形象与文化特色,实施“全市场营销、全媒体营销、全活动(创意活动和节事活动)营销”的策略,以构建更为全面的营销推广体系。
  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城市休闲化将步入通过高质量发展以服务民生为特征的新阶段,城市休闲化深入发展将成为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沙城市休闲化发展重点将进入由水平型和规模型向质量型和内涵型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市场服务对象将进入主客共享,并以本地居民为主的发展新阶段。要坚持保护优先,维护生态环境与优化城市形态格局;要坚持突出文化,突出湖湘传统地域文化,强化城市风格;要坚持彰显特色,发扬本土优势,打造多元化休闲产品,发展多样化休闲产业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提供美观舒适的休闲设施和休闲空间;要坚持打造品牌,注重城市品牌营销,拓展城市的吸引力。以休闲城市塑文旅符号,化“流量”为“增量”,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深化城市文化内涵,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进而为长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新力量。

作者:张洪超 刘青 常青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来源:学习强国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698718857458404500&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hun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284ffa700c0a8223f0004&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9698718857458404500

下一条:【中国旅游报】从“买买买”到“玩玩玩” ——购物场所变景区深化文商旅融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