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 正文

【学习强国】湖南师范大学学习二十大精神—画说新时代好青年


2022年11月28日 08:48  点击:[]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南师范大学《红色筑梦之旅创意设计与实践》专创融合精品课程师生团队以防震减灾为主题,选取汶川地震、泸定地震、甘孜地震中的抗震救灾青年英雄,运用漫画形式,创作绘制了一批新时代好青年榜样,他们生动诠释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有理想”

“空降兵救了我,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汶川地震五年后,见证了“空降兵叔叔”赈灾的程强毅然决然地选择走上和他们一样的道路。 14年后,于地动山摇中被救过的蔡茂强,成为了消防员,奋战在救援一线,不惜舍己为人。

地震中,空降兵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在废墟中进行营救,展现出他们高度的职业素养与担当意识。抗灾英雄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中传递,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国人民战胜巨大灾难、共建美好家园而前赴后继。

“敢担当”

面对地动山摇的可怖,人的本能或许是逃生,青年水电站职工甘宇却首先选择了排险救人。受伤骨折后,甚至为了不拖累同伴罗勇主动要求留在山中17天,所幸最后被救援队伍成功救援。

地震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不顾危难,面对灾害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他人博取一线生机。“世俗可神圣,亲爱在人间”。平凡岗位上亦能活出不甘平凡的人生,生发出敢于担当的青年力量。

“能吃苦”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发生地震,当地公安特警支队的24名特警队员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率先挺进海螺沟景区,他们严格执行“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指示,徒步70公里,连续奋战100多个小时,在余震、降雨、山体滑坡等危机起伏中勇往直前,不放弃任何一丝生命迹象,最终成功救出3号营地的216名群众。

他们有铁一样的英勇、山一般的可靠。无论是为群众加油打气的那面树枝上的“国旗”,还是在黑夜中仍不放弃寻找群众的“手电筒”,抑或是撤离时让群众先走我断后的“无畏心”。也许山河会摇晃,林木会倾倒,但全心全意的为民服务初心却雷打不动。

“肯奋斗”

“面前是漫天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 青年自发组成的摩托车队在重庆山火中筑成一道防火墙,逆道而行运送物资。泸定地震发生,地动山摇,灾害同样深重。重庆救援山火的摩托骑士车队继灭山火后,再次逆行,火速驰援。

青年摩托车队,正以奋斗笃定前行。他们的衣服和脸庞落满灰尘,疲惫不堪,但他们瞳中闪烁着“以奋斗赴险境,以热爱护苍生”的光芒。青年以己身力量,躬身入局。肩负时代重任,立足社会实践,热心公益服务,深具同理心与共情力。亦在后辈青年心间留一份光,发一份热。从此便不必等待矩火。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 黄梓盈、辛晓雯、谭艳、谢露琴,指导老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龚曦,作品系202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运用红色美育资源深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赵哲阳 文一优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052078749687010844&item_id=12052078749687010844&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


一审:龚曦  二审:邓丛亮  三审:王兆峰

上一条:【新湖南】释放红色文化魅力,打造湖湘旅游精品 下一条:【新华社】湖南师范大学与张家界桑植县共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关闭